船用燃料油生產現行國家標準GB17411-2015是參考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船用燃料油標準ISO8217制定的,是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技術指標有運動粘度、硫含量、硫化氫、閃點、水分、酸值、總沉淀物等。
運動粘度:是燃料油生產廠家重要的性能指標,是劃分燃料油等級的主要依據。它是對流動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霧化性能的好壞。
硫含量:殘渣燃料油硫含量取決于調合組分油的硫含量,分為Ⅰ級、Ⅱ級、Ⅲ級三個等級。根據國際海事組織要求,2020年1月1日起,所有行駛在公海區域的船舶使用燃料油的硫含量需低于0.5%m/m。燃料油買方有責任根據船舶發動機的設計、排放法規、設備以及燃料油將要使用區域的現行法規限制,確定燃料油的大硫含量。
硫化氫:是高毒性氣體,人員暴露于高濃度硫化氫氣體下是危險的,情況下致命。硫化氫可以在煉制過程中形成,也可在儲油罐、產品駁船和用戶(消耗)罐中的燃料油中逐漸形成。
閃點:是評價燃料油形成火災危險性的有效指標。
水分:水分的存在會降低燃料油的熱值,還會影響燃料機械的燃燒性能,可能會造成爐膛熄火、停爐等事故,因此要嚴格控制油品中的水含量。
酸值:由酸性化合物引起的高酸性燃料油往往會加速船用內燃機的毀壞,這種毀壞首先發生在燃料油的注入設備中。
總沉淀物:油品中的沉淀物會加劇設備磨損和噴油嘴堵塞,沉淀物可在儲存罐中、過濾器濾網上或設備積累,造成油料從油罐到燃燒器流通不暢。
相容性:符合標準指標的油品單獨使用時無問題,但遇到非同類輕油或重質燃料油時,出現絮凝現象,這種現象在燃料油調合過程中也會經常遇到,反映的是不同油品的相容性問題。
清潔度:主要表征油品中懸浮顆粒物含量高低,可以側面反映油品的穩定性。
苯乙烯、苯酚等化合物:部分非石油烴和化工廢料等有害組分調油原料對低硫燃料油的品質有嚴重影響,會產生結焦、腐蝕、分層等不良后果,從而影響低硫燃料油的正常使用。